用坚守书写雪域医者情
新疆,西北边陲,乌尔喀什尔山巍峨耸立,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牧区,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牧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一位名叫李琳的医生,用他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动人篇章。
骑马踏雪,穿越茫茫山区,李琳的身影成为乌尔喀什尔山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他原本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的一名普通卫生员,1990年,为响应组织号召,踏上了前往最偏远三连的征程,开始了不平凡的医疗生涯。
三连,这个距离庙尔沟镇30公里、距离团部210公里的偏远之地,是李琳新生活的起点。这里的职工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散居在各牧业点,周边还居住着来自塔城、额敏、乌苏、托里等地的少数民族牧民,大家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记得有一次,大雪封山,道路难行,马蹄在冰面上打滑,我不慎从马背上摔落,药箱也飞了出去,药品和器械散落一地。”李琳回忆起艰苦往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我立刻爬了起来,捡起药箱,继续赶路。那一刻,我心里想的就是尽快赶到牧民家中,为他们诊治。”
30多年来,李琳的足迹遍布乌尔喀什尔山的每一个角落。他用坏了3个药箱,3匹马“退休”,但那份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初心却从未改变。他的医术和爱心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心田。
李琳曾多次有机会离开这个偏远艰苦的山区连队,前往条件更好的团医院工作,然而,坚守成了他最终的选择。“三连的职工群众和周边村镇的农牧民需要我。”李琳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为了能更好与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沟通,李琳还学会了哈萨克语。在一次次的巡医过程中,他虚心请教、努力学习,很快便能流利地用哈萨克语与牧民群众交流。这不仅拉近了他与职工群众、周边牧民之间的距离,也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医生来了,我们的心就像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踏实而安宁。”牧民帕热达·毛达西深情地说,“在这几十里范围内,无论是谁生了病,都会想到李医生。那些现在20来岁的青年,很多都是经由他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今,年近六旬的李琳已经两鬓斑白,如梭岁月和山中风雪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他将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大山和这片土地上敦厚朴实的群众。
“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李琳说,“我愿意用我的医术和爱心,为牧民们服务一辈子。只要他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在这里。”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格外珍贵。李琳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和表彰,成为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的典范。他的事迹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的人为边疆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悠悠,雪山依旧。李琳告诉记者,未来的日子,他还将继续坚守在乌尔喀什尔山牧区这片热土上。一位医者的故事,如同山间清泉流淌不息,滋润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