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医疗保障网撑起健康“守护伞”
11月14日,患者在白河县人民医院便民门诊室就诊。 本报记者 董剑南摄
11月14日,白河县人民医院便民门诊室内,城关镇居民周东风高兴地说:“从门诊挂号到取药报销,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
周东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每隔3个月就要到白河县人民医院看病取药。“过去,挂号费高不说,每次都要复印身份证、慢病本,一耗就是几个小时。”周东风说,“开通便民门诊后,慢病患者挂号只要1元钱,在手机上就能支付药费,方便多了。”
周东风的就医获得感,得益于白河县医疗保障体系和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提升。近年来,白河县持续推动医保服务优质化、医保经办便捷化、医保管理精细化,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
“一网通办” 群众少跑腿
11月14日,在白河县慢特病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赵亚京为群众办理慢特病待遇申报业务。李成慧的父亲患有慢阻肺。由于不会线上操作,在提前咨询医保政策后,李成慧来到白河县慢特病管理服务中心提交了相关材料,很快完成线下申报。申报信息将在一周内上传给慢特病专家组审核。审核通过后,次月,李成慧的父亲就可享受到医保待遇。
“之前,群众办理医保业务得到政务大厅医保窗口,有时因为不熟悉流程要来回跑路,费时又费力。”赵亚京说,现在,很多业务在慢特病管理服务中心、镇医保服务站、村医保服务室都能办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还会上门帮办代办,让参保群众少跑腿。
尽管有医保政策,但参保群众不了解、不办理,就无法享受到政策红利。因此,优化医保经办是重要一环。白河县积极打造“一窗通办、多点经办”服务模式,将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窗口纳入“一张网”管理,下沉经办服务事项18项,补齐镇村医保服务短板。如今,参保登记、关系转移接续、待遇资格申报等高频医保业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
“我们在持续优化经办流程,推行医保经办业务‘一网通办’的同时,加大对各级医保经办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不断提升全县医保经办效率和质量。”白河县医保局局长晏晓斌说。
白河县打造了“慢特病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医保慢特病待遇申报、资格认定、报销结算等“线上+线下”服务内容,让参保群众申报更便捷、审核更快捷、购药更简捷。
一“码”在手 就医更便捷
11月14日,白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群众来来往往、秩序井然。导医台前,工作人员指导几名群众使用医保码。在这家白河县年接诊量最大的综合医院,使用医保码办理业务已成为大多数患者的习惯。
患者刘尊斌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时出示医保码结算,很快就办完了相关手续。“一‘码’在手就能完成从挂号到出院结算的全流程手续,高效又便捷。”刘尊斌说。
小小医保码,给患者就医带来了大便利。白河县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推广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并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提升医保码激活率。个人医保码激活后,可应用于就诊结算、购药支付、异地就医等。
晏晓斌告诉记者,白河县外出务工群众多。以往,群众异地就医要先行垫付医药费,再回到参保地报销。现在,他们在网上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使用医保码就能即时结算医药费,再不用为报销来回跑路了。
医保码不仅为患者带来了便捷,也提升了医院的就诊效率。“我们将医保码应用到患者就医各环节。符合要求的患者还能直接通过医保码办理慢特病申报,减少了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就医满意度。”白河县人民医院医保科主任汪汉江说。
白河县全面推行医保信息系统与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大数据网。全县17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患者基本医保、大病报销、医疗救助“一窗办理、一次结算、一单显示”。
“一站式”服务 小病不出村
11月15日,在白河县城关镇公路村卫生室,全科医师程登武在为患者看病。纳入医保定点后,在村卫生室就医购药可以直接用医保结算。“费用低还方便”成为农村参保群众的普遍感受。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也是医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白河县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将全县113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并通过加强乡村医生经办业务培训、推进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等举措,提高医保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
“随着基层医疗水平和医保经办质量的不断提升,参保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问清楚事、办得成事’。”程登武说,现在,群众有个头疼脑热、小磕碰,更愿意到村卫生室就诊。这不仅能减少群众就医成本,也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
白河县还建立了“及时发现、跟踪预警、信息共享、有效保障”的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参保数据进行核查,确保他们及时享受医保待遇,守牢防止规模性因病致贫返贫的底线。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白河县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13.8万人次。其中,村卫生室报销4.1万人次,农村参保群众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报销少跑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