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来自2024陆家嘴论坛的声音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在6月19日至20日举行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银行业、保险业等人士围绕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展开讨论,就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等提出建议。
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实现老年群体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据测算,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约30万亿元。
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蔡希良看来,多举措提高养老风险保障,是做好养老金融的重要着力点。
蔡希良说,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的特征和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该把握好这个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的提供等各个方面,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
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养老金融领域的一项重点任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要围绕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永刚认为,推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是当前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
作为我国养老金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已一年多时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已有6000多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养老金融既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设施,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支撑力量。
当前,一些大型保险集团正在打通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风险保障、康养服务等养老金融产业链,探索从养老金给付向养老服务转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保险+投资+服务”的一站式方案。
中国太保已在全国13个城市布局15个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并形成从旅居乐养到自理颐养,再到护理康养的全龄覆盖产品体系;中国平安构建智能管家、医生管家和生活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目前服务已覆盖全国60余个城市……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打造“投资、保险、医疗、养老四大平台”至关重要。
近期,上海银行瑞虹新城支行增添了一间“小小的诊室”,老年市民在银行网点就可以配药到家。“互联网+医疗+金融”的一站式服务,解决了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线上诊疗,挂号、配药仍需奔波医院的痛点。
刷脸、复诊、选科室、选时间、挂号、手机付款、在线配药、在线医师审核、在线支付药费并选择快递或自提药品……不少老年人在银行网点体验了一次“云端诊疗”。
上海银行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新建立的这一“互联网医院+银行”服务新模式,是跨领域合作推出适老金融服务的一个新尝试。
在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看来,服务银发经济和养老需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离不开跨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商业银行要积极强化和各级人社、民政、工信、医疗、数据要素管理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广泛寻求与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的融合创新,凝聚各方合力,促进优势互补,一起满足广大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生活向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